河池公务员考试快讯

首页 > 考试快讯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是广西多少-国家公务员官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2021-10-12 16:06

收藏

  2022广西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是多少?历年国考报名人数查询有三种方式:一、直接登录报名系统查询自己报考职位的报名人数;二、登录报名系统并收藏职位,返回“个人中心”并点收藏职位即可查看;三、一般报名进行几天后,国家公务员局会发布各岗位报考数据统计,有需求的考生可以下载查看;四、通过广西华图职位库进行查询(https://gx.huatu.com/zt/gkbmrscx)。以下为2022广西国考报名人数查询专题、历年广西各地市国考报名人数统计及报国考备考资料,供各位考生查看了解:

历年国考广西各地市报名人数情况

2021年
地市 招考人数 报考人数 无人报考岗位
百色 53 2708 1
北海 38 2305 0
崇左 98 5145 1
防城港 66 3505 2
贵港 24 1131 0
桂林 37 1862 0
河池 34 1864 0
贺州 23 975 0
来宾 37 1298 0
柳州 60 4631 1
南宁 126 6254 2
钦州 48 2031 1
梧州 38 917 0
玉林 32 1284 0
2020年
地市 招考人数 报考人数 无人报考岗位
百色市 84 3526 2
北海市 48 1703 0
崇左市 107 3127 0
防城港市 68 2514 1
贵港市 42 1063 0
桂林市 44 1678 0
河池市 41 1344 0
贺州市 17 720 0
来宾市 38 1311 0
柳州市 43 1764 0
南宁市 119 4048 0
钦州市 70 2412 0
梧州市 54 1338 0
玉林市 35 888 0
2019年
地市 招考人数 报考人数 无人报考岗位
百色市 36 2332 0
北海市 20 2486 0
崇左市 24 2976 0
防城港市 19 4190 0
贵港市 8 302 0
桂林市 44 1589 1
河池市 28 1459 0
贺州市 19 590 0
来宾市 29 1885 0
柳州市 20 1130 0
南宁市 57 4407 0
钦州市 31 1987 0
梧州市 21 545 0
玉林市 22 676 0

  为帮助各位小伙伴可以更早、更好为2022国家公务员笔试做准备,图图在这里特地为大家带来了国家公务员笔试行测资料,希望对各位小伙伴的笔试备考起到帮助。

  国考笔试课程>>>2022年国家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

  国考笔试课程>>>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红领决胜全程营

  国考备考图书>>>2022国考基础6本套:教材+真题+同步练习册

  国考备考图书>>>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33套+行测3600题库3本装

  寻找文段主旨句、把握文段重点一直以来都是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模块中的重点。许多题型的答案都是基于文段的重点或主旨句得出,除了主旨概括题之外,在做意图判断和标题选择这些题型时,把握住文段的重点或主旨句往往能帮我们快速定位正确答案。由此可见,主旨句在文段中的重要地位,寻找主旨句在解答言语题中的重要作用。

  想要准确判断文段的主旨句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判断,微观层面可以借助一些关键词帮助我们判断,宏观层面可以通过梳理文段的行文脉络判断文段的主旨句。一般来说从宏观层面梳理行文脉络是更为准确的方法,而梳理行文脉络实质上就是弄清楚文段中哪些部分是主旨句、哪些部分是辅证的部分。在阅读时,如果能识别文段中辅助论证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推断主旨句的内容。常见的辅助论证的内容有背景铺垫、举例论证、援引观点、反面论证和原因论证,这五类就是五类辅证方法。

  【例题】历史上,语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权力的分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如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和俄语,都是或曾是帝国的语言,这些帝国曾积极促进其他民族使用它们的语言。权力分配的变化产生了语言使用的变化,英国和法国都曾坚持在其殖民地使用自己的语言,但大多数前殖民地独立后,都在不同程度上努力用本土语言代替帝国语言,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本土语言是民族独立的重要标志

  B. 殖民统治对语言分布有深刻影响

  C. 利用权力推行语言是无法持续的

  D. 语言使用是政治权力的某种表现

  【答案】D。

  华图解析:

  观察题目,由“意在”可知此题为意图判断题,需要寻找主旨句,判断主旨句的内容进行推断。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观点,即语言的分布反映了权力的分配。第二句通过举例,列举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和俄语这些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都是一些曾支配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帝国的语言,强调论证了首句的观点。第三句主要论述殖民地的语言使用变化,从当权力变化后语言的使用也发生变化这一角度进一步论证语言和权力的关系。文段是“总-分”的结构,主旨句为首句的观点,重点在讨论语言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后面两句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论证首句观点的内容,属于辅证部分。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中中“本土语言”和B项中的“殖民统治”是文段最后以权力分配变化引起语言使用变化论证的部分,非重点。C项“无法持续”是从尾句的例子中推断出来的,依然是辅证部分非重点。D项强调语言使用和权力之间的关系,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D选项。

  当我们在做题时能够分析出文段的主旨句和辅证部分的内容,同时在辨析选项时能够判断是否有选项是根据辅证得出的非重点项,就可以很快的排除干扰项进行选择了。除了例题中的举例论证,其他论证方法的典型格式小编整理成思维导图,方便大家记忆。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